《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是一门关注自我、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课程的特色是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入生活,参与到实际的情境中去,用课程链接生活。桐城师专高23小教文3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小组成员:蔡恩燕,陈方莹,程新园,王羽希四人策划“体验聋哑人的一天”活动,活动于2024年10月8日进行,通过亲身体验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难,更深入理解残疾人的处境,从而激发内心的关爱与责任感,促使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为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体验聋哑人的一天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汇报)
在活动开展之前,小组成员四人查阅有关特殊人群的相关资料(文字和视频),她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谈谈自己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归纳、整理相关知识,并根据活动任务制作了一张十分用心有创意的海报。准备了与活动相关的材料,如:体验盲人的盲杖、模拟失明状态的眼罩、一定程度上模拟听力下降或失聪状态的耳塞等。
(图为:体验聋哑人的一天活动小组设计的宣传海报)
体验盲人实践过程:程新园同学为了真实感受盲人的生活,用上了体验道具。在体验道具装备好后,她只能用盲杖判断方向和位置,平时简单的行走变得异常艰难。这使实践活动小组同学都意识到,盲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不便和挑战,最困难的是难以辨别道路安全,他们需要依靠其他感官来弥补视觉的缺失,而普通人却常常忽略了这些看似平常的视觉体验对生活的重要性。在体验盲人的过程中,程新园同学遇见了很多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当她无措地站在路口,一位叔叔耐心引导她过马路;在窄窄的巷子里,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为护住她差点被旁边的车蹭到的肩膀;当她迷失方向时,一位姐姐挽住她的胳膊,温柔讲解并陪她走过六尺巷;在她小心翼翼摸索前进时,周围陌生人驻足关注,面带笑意夸奖“孩子真棒!”
(图为:程新园同学体验盲人的一天)
体验听障人士实践过程:王羽希同学在体验道具装备好后,不能说话也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只能通过肢体语言和文字与他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很多时候她的表达不能被准确理解,而其他人的意思她也难以完全领会。她和小组成员真实的感受到:聋哑人士在沟通交流上的障碍使他们可能会错过很多信息和情感的传递,也限制了他们参与社交活动的范围和深度。王羽希同学感觉很温暖的是在一家奶茶店,店员小姐姐发现她是聋哑人后,全程很细心的指引,没有一点不耐烦,还给她的奶茶小料都免费。事后小组成员采访这位店员小姐姐她认为聋哑人跟正常的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还祝福特殊人群平安喜乐,幸福快乐。在遇见善意的同时,小组成员也感受到了一丝遗憾,在体验过程中遇见个别不理睬的陌生人,非常的冷漠。这样的经历,让小组成员反思真正的特殊人群遇见这样情况又该怎么办?
(图为王羽希同学体验聋哑人的一天)
所以在进行真实体验的同时,小组成员还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当今社会对特殊人群等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制作明信片赠送给陌生人,加大对本次活动意义的宣传。希望有博狗网上赌场,滚球体育app的人关注残疾人群体,给予他们一定的耐心与理解,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温暖。
(图为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成员设计的问卷及宣传)
蔡恩燕、陈方莹等同学纷纷表示此次“体验盲人和聋哑人的一天”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链接生活的具象化。通过此次活动体验,各位同学会更加关注身边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也会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增强社会责任担当。
(撰稿人:蔡恩燕,陈方莹,程新园,王羽希 核稿人:伍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