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都“烈”事,铭记红色基因—桐城师专“红色基因”溯源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8-08浏览次数:10

红色资源是铭记、弘扬、彰显我们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镌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信念、信心的鲜活教材,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责任和担当。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博狗网上赌场,滚球体育app“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精神,探寻文都桐城的红色沃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7月28日至8月3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色基因”溯源团队以“探寻文都‘烈’事,铭记红色基因”为主题,以时间洪流为脉,以“东-西-南-北-中”红色脉络为轴,足迹遍布孔城、唐湾、范岗、大关、市区,在跋山涉水中寻访红色记忆,感悟红色历史,践行使命担当。

红色溯源:遗址探访  触摸历史温度

为深入感悟革命历史的宏厚底蕴,传承红色基因,团队以遍布桐城的“红色地标”为生动课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学习之旅。五天时间里,成员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一个个承载着峥嵘岁月的遗址前,瞻仰革命遗址、聆听历史回响、体悟精神力量。

7月28日,学习之旅首站来到中共孔城支部遗址。作为桐城大地上最早播撒革命星星之火的土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奋斗印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仔细参观了遗址内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聆听了桐城最早党组织从秘密建立到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那些在白色恐怖下坚守信仰、无畏牺牲的故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火种的珍贵与革命精神的伟大,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点燃希望之光的匍匐身影和坚挺脊梁。说明:ab8a6a491f0a2dfb25cbb9e2ff708327  说明:ffedb647df2b2e497b40a56858ebc915

7月29日,团队成员们踏上了前往欧家岭的路程。欧家岭山势险峻,山路陡峭崎岖,行走其间,身临其境地能感受到当年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武装在此浴血奋战的苦难岁月和不屈不挠。这里曾是桐城、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地区农民运动的中心。农民武装凭借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多次激烈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英雄壮歌。站在欧家岭的山岗上,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团队成员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农民武装手持简陋武器、奋勇冲锋的壮烈场景,深深体会到了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说明:8d26bd4c8a9bf321920cc3075fc166b2  说明:15736d2995f602890653f3b94aabeff9

7月30日,团队驻足于棋盘岭抗日伏击战遗址。1938年,新四军第四支队在这里成功伏击了日军运输队,击毁大量日军车辆,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皖中地区军民的抗日斗志。在遗址旁,通过详实的史料介绍和场景还原,团队成员们详细了解了这场伏击战的战略部署、战斗过程和重要意义。大家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斗现场,感受到了新四军将士们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凭借灵活机动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少胜多、痛击日寇的豪迈气概,深刻领悟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气节。说明:5cc5c4debe041f686cec14ab77e52bfb  说明:47372d2b477bb6ffdf5c2102ca607bef

8月1日,团队来到桐怀潜第一党代会遗址及大独山战斗遗址。桐怀潜第一党代会的召开,为当地革命斗争指明方向,凝聚力量。而大独山战斗则是当地军民在革命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展现了革命军民的顽强斗志和战略智慧。在这里,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党代会召开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当地革命形势发展的深远影响,详细聆听了大独山战斗中革命军民如何运用巧妙战术与敌人周旋、浴血奋战的故事。通过学习,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们在关键节点做出战略抉择时的远见卓识和担当精神,也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倍感珍惜。说明:31c1c7a1a1564818e64c28b0e8c5511e  说明:C:/Users/30575/Desktop/aa0d5aefd359b5a669c5ec726efe06ec.jpgaa0d5aefd359b5a669c5ec726efe06ec

8月2日,学习之旅的最后一站来到桐城中学。作为一所具有深厚革命传统的教育场所,桐城中学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段历史都散发着红色的光芒。漫步在校园里,古老的铜钟静静矗立,仿佛在诉说着百年校史中与革命紧密相连的记忆。斑驳的砖石上,留存着岁月的痕迹,也见证了一代代桐中学子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桐城中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贡献力量的故事,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革命氛围和人文底蕴。大家纷纷表示,校园里的每一处斑驳砖石、每一段深沉讲述,都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精神的滋养和感召。说明:e332ae3d7fcfe3d9b4174439dbe924ae  说明:5877070226f267ec91e295ba74178114

创意赋能:文创市集  涌动“红色新潮”

7月31日,实践团队带着对红色文化的深刻体悟,走出革命遗址的厚重氛围,将红色记忆巧妙融入市井烟火。在六尺巷历史文化街区策划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桐城”文创主题市集。这场市集不仅是对桐城革命历史的生动传播,更让红色文化在市井烟火中焕发了新的活力。

成员们充分发挥创意专长与审美巧思,将桐城大地上的红色印记——从中共孔城支部的星火微光,到欧家岭农民武装的抗争呐喊,从棋盘岭伏击战的英勇身姿,到桐怀潜党代会的历史抉择——提炼为具象的设计元素,融入到一件件文创产品中。展台上,印着革命遗址剪影的钥匙扣小巧精致,刻有“红色桐城”字样与历史事件的书签古朴典雅,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漆扇体验项目:团队成员们准备了素白的漆扇坯与特制颜料,手把手教市民游客在扇面上绘制革命场景或红色标语,让大家在亲手创作中触摸历史、感受情怀。这些文创产品既有对革命历史的致敬,又不失生活气息,成为连接红色记忆与当下生活的纽带。说明:e2522dfcbcdf9a90e990b95229ab3c7f

市集现场,团队还别出心裁地设置了“红色知识问答挑战100题”环节。从“桐城最早的党组织是哪一个”到“棋盘岭抗日伏击战发生在哪一年”,一个个与桐城革命历史相关的问题写在彩色卡片上,市民游客只要答对就能获得文创小礼品。新颖的形式迅速吸引了众多驻足者:有带着孩子来的家长,指着卡片上的问题耐心讲解,趁机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有熟悉本地历史的老街坊,兴致勃勃地参与挑战,与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知道的红色故事;还有外地来的游客,一边答题一边向成员们请教桐城的革命历史,在互动中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了解。

阳光下,六尺巷的青石板路游人如织,市集的红色元素与街区的古朴韵味相映成趣。老人们在摊位前拿起印有革命故事的书签,追忆往昔;年轻人围着漆扇体验区,用新潮的笔触描绘红色印记;孩子们举着答对问题赢来的钥匙扣,蹦跳着向同伴展示。传统的“红”——那些沉淀在历史中的革命精神、红色记忆,与时代的“潮”——创意设计、互动体验、市井活力,在此刻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让红色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或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变得可触、可感、可近、可亲,真正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44cdadcb9b7e80b97afa1970e717c9f9

星火相传:教育宣讲  播种红色种子

8月3日,承载着连日来的实践感悟与红色记忆,团队走进西苑社区,将沉甸甸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滋养心灵的育人力量,为社区的少年儿童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家乡”主题宣教活动。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成员们深知“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他们带着对革命历史的敬畏与对孩子们的热忱,用最鲜活的方式播撒红色种子。

活动现场早已被精心布置得暖意融融:团队展示了在红色地标拍摄的照片——中共孔城支部遗址的青砖灰瓦、欧家岭的陡峭山路、棋盘岭伏击战的历史场景复原图,一张张图片如同打开历史的钥匙,瞬间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成员们把几日来在各个遗址聆听的故事细细打磨,化作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生动讲述:“你们知道吗?在咱们桐城,很早就有一群勇敢的人,像黑暗里的星星一样,悄悄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他们用比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讲孔城支部的先辈如何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开会,讲欧家岭的农民叔叔们如何拿着锄头镰刀保卫家园,讲新四军叔叔在棋盘岭如何用智慧打跑日本侵略者。孩子们瞪着好奇的眼睛,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忍不住举手追问:“他们不怕吗?”“后来胜利了吗?”每一个问题里,都藏着对英雄的崇拜与对历史的向往。说明:3a69096fbad82e843f104f4cdffd433c

互动问答环节则成了知识传递的“接力赛”。成员们拿出提前准备的卡通卡片,上面画着革命遗址的简笔画,写着趣味问答:“桐城最早的党组织在哪里呀?”“棋盘岭的叔叔们打跑了谁?”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急得站起来抢答,有的拉着身边小伙伴的衣角小声讨论。答对的孩子会得到一幅团队自制的“红色小卫士”摆台,得此奖励的孩子的小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摆台说:“我知道了,我们家乡有好多英雄,我以后要给我的小弟弟讲故事!”说明:cf80be7aec6886346c5e738a27911951

两个小时的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孩子们却迟迟不愿离开,围着成员们追问博狗网上赌场,滚球体育app故事。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团队成员们深深体会到:将实践中汲取的红色力量转化为育人智慧和行动,让家乡的革命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正是这场实践之旅最有意义的延伸。那些在不经意间悄悄种下的小小的红色种子,终会在未来的某个转角生根发芽,让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让红色的基因永续传承。说明:2c5bcfa02cb68f56690aa2963b612477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足迹遍布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如今,我们更有责任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更加需要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前进动力,要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讲好红色故事,让每处红色印迹都成为鲜活生动的党史课堂、思政课堂、育人场所,让红色基因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时代光芒。

(撰稿:黄俊 一核:陈超 二核:雷小丽 三核:伍建强)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